2020,美國股票型基金的資產平均內扣總開銷是0.5%。台灣股市最知名的指數化投資工具,元大台灣卓越50ETF (0050),2020內扣總開銷是0.43%。
美國股票型基金投資人就享有類似台灣ETF業界的費用成本。而台灣的基金投資人,只能在一大堆光是經理費就1.5%的高收費基金中選擇。
此圖是主動型基金跟指數型基金平均內扣總開銷的變化。
上方紅色實線與紅色虛線代表主動型股票基金與主動型債券基金。
下方藍色實線與藍色虛線,代表指數型股票基金與指數型債券基金。
可以看到,四個類別長期都是下降的趨勢,但很明顯,指數化投工具整體來說,成本便宜非常多。到了2020,股票與債券指數型基金都已經降到平均內扣總開銷0.06%。
2000當時,有佣跟免佣基金可說是旗鼓相當,兩者都有2.1兆的資產總值。
到了2021,有佣基金資產總值2.5兆,免佣基金則是14.1兆。免佣基金的規模已經是有佣基金的5.6倍。
所以整體來說,美國投資人在意費用問題。挑選基金時,不僅選擇低內扣費標的,也選用免佣基金。
這是正確的方向。
台灣基金業者還在全面推銷高內扣費用有佣基金,讓台灣投資人即使有正確觀念也不易實際執行。
從2006開始寫綠角部落格就看到的嚴重落差,到了2021,仍沒有明顯改進。